搜索结果(Search Result),关键词:
关于“历史细节比较研究”的专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穆 汀 2011 年 8 月 24 日,《记忆》编辑部与文衡文化公司在京联合召开了邱会作回忆录专题研讨会,余汝信介绍了他对《邱会作回忆录》(邱会作著,香港:新世纪出...
我的两位右派老师佚名去年6月份,我在成都会见了分别五十多年的一位小学老师王必峦。那天,我和我老伴,从成都西三环打的,穿城而过,来到东二环二段的SM广场。这是我和王老师事先电话约好的会面地方。到了广场上,我又用手机向王老师打了个电话,告...
记忆中的一个亮点 (英)Carl Crook Carl Crook,在中国长大的英国人,中文名柯鲁。“九一三”发生时 22 岁,在北京郊外一汽车修理厂当学徒工。其父亲大卫•柯鲁克(英国)和母亲伊莎白尔...
春色谁为主,南北东西路 ——四中琐记 启 之 一 我很少参加四中的校友聚会,为什么?我也说不清。可能是它的浮嚣张扬让我畏缩,可能是它的攀龙附凤让我反感,也可能是它的豪华校园、男女合校让我疏离…&h...
四中与乌托邦 秦 晓 “红二分白五分” 24 我初中毕业得到北京市颁发的“金质奖章”。我平时的学习就很好,所以 ,也没注意我哪个成绩可以得“金质奖章”,由此被保送...
又见毛兵 魏 威 按:“毛兵”——“毛主席的红卫兵”,这是文革中的时髦名字。文革中给自己起这类名字的人不少。本文所说的毛兵,则是文革中上海的风云人物:&ldquo...
王行国 作 者 前 言 1.我为什么写日记? 文革中全社会掀起“红海洋”浪潮,家家都挂毛主席像,还有一轮红日在大海波涛上冉冉升起的大幅墙画。在我们居住的院子里,唯独我家没挂。一个邻居好心地替我们做了画,劝我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