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Search Result),关键词:
5、翁汇文称赞王行国三文: 文革中我曾在北京中学任教,现已年过八旬,正在撰写个人的回忆录。可是年岁大了,好多事都记不清了,有的问题我也无法判断。今年初,在大学读书的孙女给我打印了贵刊。我看到了《记忆》第 66、67、68、70 和 72 期...
6、叶维丽谈北京四中文革专辑(二) 四中文革专辑(二)让不同观点的人出来说话,“历史真相”在记忆的碰撞中才能逐步清晰起来,否则不是这一面被“屏蔽”,就是那一面被屏蔽,东拼西凑才能织出“历史”的“百衲衣”。《记忆》能提供这样“七嘴八舌”的平...
文革初北京的驱逐行动 杜钧福 文革初期将成份不好或不可靠的人驱赶出北京及其它大城市的行动,其实起源于文革之前。1961年,以彭真为首的北京市委提出要将北京办成“玻璃板、水晶石”,对敌情了如指掌。有人认为这包含着将“阶级敌人”驱赶出北京的意...
我在文革初期的红卫兵经历 杨小村 按:上世纪六十年代,广州的华南师范学院附中“两高”(高干、高知)子弟云集,相当于北京的 101 中学。文革初,该校贴出了广州的第一张大字报。本文作者杨小村当年是该校高三学生,其父杨应彬,时为中共广东省委副...
泉州也有一处红卫兵公墓 泉州李四 去年我和朋友们创办“刺桐红文革历史展览馆”,就将“重庆红卫兵公墓”作为武斗的一个重要内容加以展示。当时“重庆红卫兵公墓”尚未被评为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我根据所掌握的资料,也倾向认为它是全国仅存的红卫兵公...
1、 卜大华澄清王任重与《造反精神万岁》的关系 《记忆》第六十八期《编读往来》中《周七月谈王任重与红卫兵》一文提到三论《红卫兵造反精神万岁》有王任重参与,并说经我证实。此事与事实不符。 三论《造反精神万岁》是分别写于 1966年 ...
2、 蒋健谈毛泽东不让江青进政治局 阎长贵先生在《记忆》70 期中对毛泽东不让江青进政治局做的分析考量,很有道理。不过,笔者认为毛泽东还有一个考虑,那就是在试林彪的应手。当时林彪,还有黄永胜等人,对江青不满意,尤其对她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许多...
我的一九七一年 程 光 程光,退休高工。原名邱承光,邱会作之二子。“九一三”事件发生时 25 岁,在解放军广州部队服役。 施工“老虎洞” 1971 年元旦刚过,部队里干部请假探亲的就多了...
我是牛鬼蛇神, 我是人民的罪人。 我有罪,我该死。 人民应该把我砸烂砸碎,砸烂砸碎…… 早、中、晚三次,跪在校园里显眼的迎门影壁前请罪嚎歌;一日三餐要嚎歌,不嚎不得食;作息之间要嚎歌,而每次又都要嚎几遍。 ...
从“批毒”到“散毒” ——我的文革遭遇与汪含英老师之死 铭 心 文革十年,汪含英是北京四中教职工中的自杀第一人。 21 文革之初,由于“名为&ls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