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Search Result),关键词:
1、欧阳秋来信赞王锐文章 读到几篇王锐先生的文章,都是从民间史料中对文革中的一些重大史实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令人敬佩。在当前官方档案不依法解密的条件下,民间的文革研究者被逼迫另辟蹊径,这也不失为一个方法。据说王锐先生本是一个文革资料收藏家,目...
那天,我们为一个时代的结束干杯 ——1976 年 9 月 9 日的庆贺晚宴 黄晓龙 怦然心动 进入 1976 年 9 月,本应是气朗天清的初秋,在这地处大巴山余脉的大竹乡间,却一直晦暗难明,阴晴不定:满天阴霾中只须一阵风掠过,马上就有稀疏...
启 之 这本书有三个关键词:毛泽东、武斗、造反派。(造反派至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稳健派,另一类是激进派。前者反对武斗,后者主张武斗。本文所说的造反派指的是后者。参见周伦佐《文革造反派真相》,香港:田园书屋,2006 年)它们组成了一...
《落海的人们》:对文革一代的另类诠释 ——苏联的一部“反文革”影片 按:本刊读者张晓良摘来《中国青年报》2010 年 7 月 28 日《冰点》的《新闻眼》(作者赵涵漠)中的一段文字,写的是文革时期一件往事—— 请容我提一则旧闻,这是我每每...
启 之 1969年 10月以后,电影界迎来了一场大变动——除了极少数留守者外,所有的电影人都离开原来的城市,原来的单位,或到五七干校,或到农村落户,或到工厂做工。 这一变动在当代国史上被称为“走五七道路”。对于中共中央来说,这是反修防修...
1、蒋健谈迟泽厚文: 读罢迟泽厚谈黄永胜一文,我想起了文革刚结束时常用的一个词:拨乱反正。由迟老在批林运动中的侥幸,想到了旧日邻居吕叔叔的不幸——当黄永胜调京任总参谋长后,时任北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的吕叔叔经组...
《记忆》2010 年分类总目录 (总第 41 期—总第 65 期) 本刊特稿 蓝 岭 关于施义之及其固原平反回忆的说明(2010/1,总 41) 施义之 去固原地区平反(2010/1,总 41) 何 蜀 墓群的记忆(201...
一位“历史义工”的自印书 ——介绍王坚勇著《折腾岁月小记》 樵 余 作者在这本书的扉页上有一行意味深长的题词:“还原历史的真相,才是走向正义的第一步,所以我愿意加入为历史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