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Search Result),关键词:
郑光路的《文革文斗》和《文革武斗》读后感·欧阳龙门·到目前为止,在中央和全国层面上描述文革的专著海内外都已经出了一些〔1〕,在个人层面上描述文革中的经历、见闻的回忆则多得不胜枚举。而像最近出版的郑光路的《文革文斗》和《文革武斗》〔2〕两本书...
·佚 名·崇拜类:首先,让我们共同敬祝:全世界人民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我们最最最最敬爱的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让我们共同敬祝:毛主席的亲密战友,我们最最最最敬爱的林副统帅,永...
历史口号1966-1971 打倒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 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决不让贫下中农吃二遍苦,受二茬罪! 大海航行靠舵手! 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导师,伟大的统帅, 伟大...
三.从文争到武斗:造反派的分化我们再把目光转向清华校园内部。事实上,随着文革的发展,大学生红卫兵造反派参加社会上的运动的空间越来越小,最后必然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到学校自身的运动,同样演出了惊心动魄的一幕。
【研究报告】红卫兵“破四旧”的文化与政治·印红标·中国文化大革命初期,1966年8月至9月间,红卫兵掀起了名为“破四旧”运动的狂潮,猛烈地冲击了整个社会,对社会文化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骇人听闻的巨大破坏。所谓“破四旧”运动,以破除一切剥削...
五、不让路就判你十年《乔老爷上轿》是文革前有名的戏曲,文革时候,南宁的一个“4·22”画家借题发挥,画了一副漫画叫做《韦老爷上轿》,于是“国清同志”就有了一个出名的绰号&l...
十、“八二三”风暴云南文革史上涌来的第一波洪流,来自一封普通的北京来信。8月22日,昆明农林学院学生周鸿收到清华大学王姓同学一封信。信写得很平实,一个煽情的形容词也没有,亦无流行的大喊大叫。偏偏就这一封信,把老...
·韩 辛·(一)概况一九六七年广西各群众组织大联合后成为两大派:造反派(南宁422,柳州造反大军,柳州铁路局工机联,和桂林老多)和保皇派(南宁联指,柳州联指,柳州铁路局钢联指,和桂林联指)。造反派要打韦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