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Register)
  • 登录(Login)

  • 搜索
  • 热门
  • 最新
  • 著作
    学术论著 个人传记 回顾文集 其他 长篇 中篇 短篇 知青
  • 期刊
    记忆网刊 记忆季刊 昨天 往事 巴山夜雨 文革博物馆通讯(华夏文摘) 记忆月刊 华夏文摘
  • 论文
    文学
  • English
    Papers
  • 清华
    讲座

搜索结果(Search Result),关键词:

“文化大革命”初期的团中央
CR780

241-270.邢文举口述、杨民青整理,2008,《为“中央文革”做记者的日子(下)》,《老照片》第60辑,第1页。徐开福,1995,《许世友的晚年岁月》,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徐友渔,1999,《形形色色的造反:红卫兵精神素质的形成及演变...

阅读
难得本色任天然——孔丹口述史(选载之一)
CR795

初期的宠儿变成了反对派,公开和中央文革捣乱”,质疑文革的正当性。文革的第一批幻灭者、清醒者、反行为者,就这么在北京出现。没有了父母的管教,失去了革命的冲动,“从极端革命到颓废堕落也挺自然”。老红卫兵们此后过着一种波希米亚式的生活:偷窃、读禁...

阅读
评“青春无悔”
CR795

【不堪回首】评“青春无悔”·裴毅然·作为一代人,红卫兵一代正在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当各行各出现一张张日益年轻的新面孔,当各种可能与机遇与他们渐行渐远,他们清晰意识到历史正在邀请新一代人入席。学历、文凭、外语、电脑,这些新时代的入门券,他们一样...

阅读
毛泽东何时提出“刘邓可以分开”
CR793

(作者为中央统战部干部局原副局长)□ 原载《炎黄春秋》2014年9期~~~~~~~~~~~~~~~~~~~~~~~~~~~~~~~~~~~~【史实辨析】毛泽东何时提出“刘邓可以分开”·阎长贵·《党史博览》在2014年第二期的《“文革”中的毛...

阅读
一个北大学生的文革日记(之四)
CR793

邓小平在“文革”中确实也被打倒了,也挨了斗,其子女和其他亲属也受到了这样或那样的株连。笔者见过邓小平在自己住的中南海院子里挨斗——1967年8月5日在中南海批斗刘少奇、邓小平、陶铸夫妇那次。戚本禹接到中央办公厅要求批斗刘少奇的报告后,在报告...

阅读
此生此世——读扬子浪“文革”日记
CR793

出发,从感情出发的言论,必须统统禁止。必须牢记毛主席的伟大教导”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的言论,应该来自群众,来自调查研究,来自对客观情况的正确分析。这种语言应该有淳朴的泥土气,有生动活泼的群众气息,为群众喜闻乐见。一句话,要横扫我身上...

阅读
徐星:用细节戳穿“文革”的谎言
CR791

着嘴对着毛主席,说明向达在发泄对伟大领袖的仇恨。作者描述出身湘西土家族,性格倔犟刚毅(书中有例子,此处不重述)的向达此时“讷讷无言,没有分辩,没有反抗”,“屈倒双膝,跪倒在毛主席像前,并遵照学生的命令一字不差地口念:‘我有罪!向伟大领袖毛主...

阅读
这些老女生究竟要干嘛?
CR791

他们依然会警惕说错话,得罪政府遭到报复。徐兴林当年被朋友举报参加反革命集团。从监狱里面出来快50年了,他一直不敢交朋友,“朋友是彻底交不得”,他说。徐兴林曾说过,“你要是说我偷东西,你拿出证据来,政治这东西,说你是你就是。”“年轻人会认为,...

阅读
一个北大学生的文革日记(之三)
CR791

一个北大学生的文革日记(之三)·扬子浪·(前言见本刊zk1408c)(日记正文上接本刊zk1409a)一九六七年1月16日清晨两点,联络站的同志就把我叫醒了,开了一个紧急会议,决定下午组织一次促进北京日报新生的宣传示威游行活动。我被推进组织...

阅读
文革中的贵州省公安厅
CR792

文革中的贵州省公安厅·晏乐彬·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我正在贵州省兴义县捧鮓区乐作公社参加“四清”运动。1966年11月初,四清结束,我与同事段正清回到贵阳市我所在的机关省公安厅。一回来,只见我们的省公安厅机关大院的场地上、礼堂和办公楼的墙壁上...

阅读
<253254255256257258259260261262>

© 2020 - RemembranceLibrary - 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