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Register)
  • 登录(Login)

  • 搜索
  • 热门
  • 最新
  • 著作
    学术论著 个人传记 回顾文集 其他 长篇 中篇 短篇 知青
  • 期刊
    记忆网刊 记忆季刊 昨天 往事 巴山夜雨 文革博物馆通讯(华夏文摘) 记忆月刊 华夏文摘
  • 论文
    文学
  • English
    Papers
  • 清华
    讲座

搜索结果(Search Result),关键词:

良知的拷问(选载之二十七)
CR775

例如费孝通就曾经在湖北沙洋劳改农场旧址兴办的五七干校呆过一段,文化部下属一些机构则在湖北咸宁向阳湖兴办了五七干校,钱钟书等大家都在那里呆过。很多人写回忆录说自己“进牛棚”,其中少数人确实因为政治原因受到批判和管制,但多数人只是下干校干过体力...

阅读
文革产生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基础
CR779

男宾谢绝入内,往事无凭吊处了。~~~~~~~~~~~~~~~~~~~~~~~~~~~~~~~~~~~~【追根溯源】文革产生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基础·王克斌·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已经过去37年了,保守地估计,文革对中国未来的影响可能会持续...

阅读
良知的拷问(选载之二十九)
CR779

热,奉献他们的生命。时代变了,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文革之剑已经深沉江底,即使它的影响尚存,但是死灰复燃的几率会小于1/10000。除了时代的变迁,一个重要的因素很难再现,那就是几千年才能出现一回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毛泽东是在中国特殊历史时期的...

阅读
“文革纪事”——生活就是斗争
CR773

不错,毛泽东经常翻手为云、复手为雨,今天把你捧上天,明天又把你打倒在地。但是直到他1976年撒手西归,毛始终没有对老红卫兵在红八月的暴行进行处理。等到“四人帮”垮台,文革被否定,当局在拨乱反正的名义下对文革期间的很多问题重新处理,但是他们依...

阅读
良知的拷问(选载之二十六)
CR773

录将近20本,这个数字在全国省会城市中间应该也算是比较突出的,这些回忆录的出版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政治化的努力:除了为自己辩诬之外,更重要的是希望帮助人们认识文革及其后的政治演化过程。(未完待续)~~~~~~~~~~~~~~~~~~~~~~...

阅读
造反派的基本特点是背靠毛泽东的支持冲击“走资派”
CR774

□ 《中国新闻周刊》第656期 2014。04。21~~~~~~~~~~~~~~~~~~~~~~~~~~~~~~~~~~~~【千秋功罪】造反派的基本特点是背靠毛泽东的支持冲击“走资派”·印红标·凤凰历史:文革中的造反派红卫兵又有什么样的特点...

阅读
真相是和解的前提
CR774

革命,将民众引入歧途。□ 原载《凤凰网历史》2014年4月11日~~~~~~~~~~~~~~~~~~~~~~~~~~~~~~~~~~~~【历史问责】真相是和解的前提·章立凡·2014年1月12日,开国上将宋任穷的女儿宋彬彬博士声泪俱下的道歉...

阅读
也谈《邓小平时代》的硬伤
CR778

从来都称我海文,这次加上“同志”两字,格外地严肃和郑重。听他这么叫我,我心中一惊,仔细听他讲下文。他说:“电视里讲的是错的。主席从来没有向我讲过这段话。”2007年我得知中央文献研究室即将出版1949—1976年的《毛泽东年谱》,为了不再以...

阅读
文革只有宋彬彬们道歉不够
CR777

眼前。我苦苦地思索,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好书记,一个学生爱戴的慈祥可亲的好老师,为什么偏偏会死在自己学生的手里?!事后,据我所知,在北京市,卞仲耘同志是第一个死于自己所热爱的学校、死于她亲手培育的学生手里的老师。事情虽然过...

阅读
良知的拷问(选载之二十八)
CR777

是1966年6-10月期间湖北省常委会议的部分发言记录,复写在“湖北省革命为会员五七干校材料纸”上,时间是1969年的反复旧运动时期。据干校对造反派的审查材料,这份材料是颜兵(省团委科员)等人于1967年1月从省委送武汉军区保存的档案中间“...

阅读
<252253254255256257258259260261>

© 2020 - RemembranceLibrary - 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