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Search Result),关键词:
追忆三线“五·七”厂(一)马昌海40年前“三线”企业多年的务工生涯,我未曾留下片言只语。读《记忆》第129期李南央《献给“三线”的青春》引发回忆,于是就有了动笔的冲动,一吐为快。我与南央都是66届初三的北京学生,而且有过一段多少有些近似的生...
北大汉中分校琐忆陈金松我于1962年9月-1968年12月在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放射化学专业读本科。原定计划6年制于1968年7月份毕业,由于搞文化大革命却延长至1968年12月底才毕业。1967年2月还是处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当时北京大学汉中...
镇反纪实(一)62——缘起 王丕忠 一、留用 “留用”,这是大陆解放后,共产党掌权初期形成的一个新名词。指原国民党政府机 构的职员在共产党接管后仍留下并被任用的缩略词。这批人都是中下级职员,既非军政要 员,又非资产阶级,都是走投无路靠工资糊...
追忆三线“五•七”厂(二)马昌海正式成为产业工人的一员1972年夏季过后,我终于分配了正式工作:细纱车间保养工,常白班。发了一条背带裤和一顶帽子。看看我领到的工具,就知道我是做什么的了:两个油壶,塑料壶装锭子油,长细嘴的铁皮壶装机油;一个装...
1.漂木谈章铎文这一期章铎的文章很全面,说明北大有的研究者是很用心的。在谈论北大文革的文章中,她和胡宗式是最诚恳,最认真的。觉得一个具体单位,难以根据与中央某个大人物有保或打的关系,来判断是非曲直。关键是校内自己的问题。直至现在,我还不清楚...
陇西逃荒人王兰芳访谈依 娃受访人:王兰芳,女,76岁,陕西省户县涝店乡里贤庄人。逃荒前为甘肃省陇西县玉峰乡前进大队人。时间:2013年9月8日。录音长度:26分钟。采访地点:陕西省户县涝店乡里贤庄。大饥荒饿亡者:杨老四,男,30多岁,...
彻底粉碎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新反扑誓师大会给毛主席的致敬电(1967.01.13)新华社上海十二日电 上海和外地在沪各革命造反团体欢庆中央贺电,彻底粉碎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新反扑誓师大会给毛主席的致敬电,全文如下:最最敬爱的毛主席:89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