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Search Result),关键词:
附:卜伟华对毛泽东说的“今后不许打人”的论析毛泽东的这个说法,当年是尽人皆知的。理由有两条:第一,陶鲁笳的讲话在当年即有耳闻,他是在接见北京铁道学院师生时讲这番话的。而且不止陶讲过,江青在7月28日展览馆会上也...
《革命造反年代——上海文革运动史稿》两卷本在香港出版常林文革史学家李逊女士花费十年心血独立撰写的《革命造反年代——上海文革运动史稿》一书,于2015年1月在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Oxfor...
陶鲁笳传达最新指示:“今后不许打人”沈迈克提供一九六六年八月二日,陶鲁笳同志谈到打人的问题时说:毛主席对偏面(原文如此——本刊编者)地运用他的话很生气,昨天中午,中央文化革命小组说:&l...
“新瓶装旧酒”——评《乡村中国记事》辛逸近年,结论先行、文件梳理、自上而下的党史诉说,渐被史学界中一些中青年学者自觉地疏离甚至摒弃。这些“非主流”学人坚信,史学的...
2014年《记忆》总目录说明:2014年《记忆》杂志共出刊18期,其中常刊12期,增刊6期,序号为总第106期至123期。为方便读者查阅,本次汇编在按文章类型分类后,又按主题进行了细分。各专辑中的“编读往来”因...
插队的那些事(六)——分家的故事朱 特雨村与知青分组雨村分大小两个自然村落,大的叫大营子,是大队部的所在地,村民分属二、三、四生产小队;小的叫小营子,是第一生产小队,两个村落相距2里地。这个村当时共有人口近千,...
插队的那些事(五)——第一次回家朱 特每当朔风长号,裸露的大地在寒风中变得硬邦邦的时候,知青们就要打点行装,多少带些土默川的土特产回到温暖的家乡。京城虽然已经不再属于从小就在那里长大的知青们,但那里有家的温馨与...
我为什么要退出女附中的文革筹委会——简复华新民先生刘 进华新民先生文革时在科技大学读书,他一直关注文革研究。他在文章中提出的问题,是仔细阅读了相关资料,并做了认真的思考和分析之后才提出的,这种严肃认真地探讨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