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Search Result),关键词:
校长是怎样死的——原北京师大女附中文革初期“八五事件”综述冯敬兰(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 66届初中)说到文革,对于当年师大女附中的在校学生,“八五事件”是无法绕过、必须面对的记忆,是集体的心灵疮疤。多年来,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对“八五事件”...
陈小鲁(北京八中66届高中)我对“八五事件”知道很早,觉得女附中文革发生的事情很有典型意义:第一是时间长,四十七年过去了,一直没有被遗忘,一直被关注,是社会热点;第二是层次高,与中央领导毛、邓有交集;第三是影响大,“八五事件”、给毛戴袖章,...
社会需要真相与反思印红标(北京四中67届初中)师大女附中校友的座谈澄清历史真相、以道歉呼唤这一代人的反思,回应社会的期待,很有意义。一. 社会需要正视历史和文革历史的再教育群众暴力的狂潮过去四十余年了,它对社会造成的伤害至今难以平复。对文革...
把史实搞清楚是最重要的卜伟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68届高中)去年,乘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重印我的《砸烂旧世界》那本书的机会,我对书中的一些瑕疵作了修订,其中一处就是关于师大女附中的。原文是:“师大女附中出现了红卫兵将本校副校长卞仲云(女)殴打致...
民间的推动 细节的力量邢小群(山西太原第五中学 68届初中)1966年文革发生时,我是初中一年级,老三届最后一届,我不在北京,在山西太原。但也是文革过来人。听了大家的发言,我讲两点感受:一、反思历史是可以一步步向前推动的2006年,我参加在...
叶维丽(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 66届初中)我想先介绍一下于羚同学,她是女附中中五的学生。2001年-02年间我去看望卞校长的丈夫王晶垚先生,王先生给我看了他当年为卞校长之死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收集的一些材料,我感到太宝贵了,但多年过去,纸...
刘进(66届高中):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来宾、老三届的校友们:首先,感谢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冒着严寒来到学校,参加这个聚会。感谢母校老领导的理解和大力支持,感谢现任领导为我们提供场地和方便,让我们终于实现了这个盼望已久的师生见面。今天,在安放...
叶维丽(66届初中):今天真的是百感交集,看到这么多老师们,尤其是教过我的老师。这个会从策划到召开,只用了短短几天的时间,这是师生共同努力、一拍即合的结果,没有老师们的鼎力支持,这个会开不成。刘进非常感慨,说这是瓜熟蒂落。从我们·10·记忆...
丁东红(女附中校友、胡志涛副校长的长女):“八五事件”不可置疑、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中国现代史上一个历史性的事件,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它已经具有历史符号的作用;这个事件又非常不幸落在了我的母校,落在了我们女附中、现在的实验中学。我想,面对这样一...
高宁(65届高中):其实我不是总指挥,我只是一个执行者,因为我当时有一个公司,有办公室,可以帮助我们收集钱,真正的推动力还是罗治她们。今天,我不想流水帐一样介绍这次捐款塑像的过程,因为发给大家的材料里都有,还因为我特别感慨刚才听了刘进、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