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Search Result),关键词:
李慎之李慎之李慎之郑德芳和我虽然划了右派,虽然后来摘了帽子,但是反动的政治立场和资产阶级世界观并没有得到改造。从学术上到政治上都保留了大量的资产阶级观点,有的还继续发展。1960年到外训班以后,我们都爱看洋书,受其熏陶影响,往往互相讨...
向胡杨向胡杨向胡杨向胡杨由启之主编的《故事不是历史──文革的纪实与书写》一书,今年四月由秀威资讯(台湾)出版。此书分论文、评论、回忆三部分,收入21篇文章,其中全部文章都由《记忆》首发。此次结集出书,多数作者对其原稿又进行了修订,并补...
2.杜钧福谈李逊的上海文革研究《记忆》编辑部:95期《记忆》登载李逊关于北京红卫兵在上海文章甚好。有几点提示:·103·记记忆忆 RREEMMEEMMBBRRAANNCCEE 22001133年年55月月3...
4.美国读者潘志佳赞老潘逃港一文读到贵刊九十七期两篇好文章,一是老潘“逃出生天记”,我亦老潘,读来更添亲切。他的人生经历以及各种感觉与我几乎完全相同,所以我不由得呼了一句“感同身受”。我...
1.袁清华谈96期三位作者的作品《记忆》,你们好:看得出来,任国庆先生在追求一种风格,平淡而有味。他的小说语言似乎在向汪曾祺靠拢。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他的语言略嫌累赘,需要改进。他笔下的人物前面鲜明立体,后面似乎模糊起来,这与作者的匆忙...
3.张晓良谈97期读《“联动”九章》得知人大附中的魏京生是“联动”的。《1918年的北大图书馆到底发生了什么?》,写得酣畅淋漓。《逃出生天记》,作者听人讲《基督山恩仇记》,自己再向别人讲...
潘祛病潘祛病潘祛病潘祛病由李三达先生编,鲍彤、邵燕祥作序的《李慎之的检讨书》(1957—1990)全二册,4月中旬由香港新世纪及传媒出版有限公司出版。该书上册收录了李慎之先生1957年至1964年的检讨和交代材料约5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