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Search Result),关键词:
道路·理论·制度1——我对文化大革命的思考杨继绳文革产生的原因,要在文革前的17年的制度中、当年的意识形态和政治道路中寻找。毛泽东开始认为半年、一年、三年文革就可以结束。但在进行过程中出现了原来没有想到的情况。他没有想到1967年8月全面失...
唐漠之死与我的忏悔——我的文革日记与回忆任彦芳1966年6月10日,我离开文化部领导的《焦裕禄》电影创作组,回到长影参加文化大革命。我到长影时,省委派出的强大工作组已经进厂几天。我在回长春的列车上写出这样的日记:对文化大革命的思考——主席思...
“21世纪书写毛泽东时代的历史”学术研讨会童 园2013年10月25日北京大学史丹福中心(SCPU)举办马若德(麦克夸法尔)教授(RoderickMacFarquhar)荣誉学术研讨会“21世纪书写毛泽东时代的历史(WritingHisto...
1.《记忆》编辑部致歉因为本刊的撰稿人之中,有大小两位邓鹏,大者在美国,小者在广州。本刊95期刊载了小邓鹏的文章,但是我们却把大邓鹏的照片和简介错附在小邓鹏的文章之前。对此失误,我们深感抱歉。特将小邓鹏的照片、简历及来信附后,以补前衍。《记...
3.小邓鹏来信《记忆》编辑部,好:邓鹏确实有两人,大邓鹏教授是位文革研究专家,我也曾在网上拜读过他的文章。本人小邓鹏还是第一次向贵刊投稿,投稿时没有附上个人的照片、简历,发生错误也不奇怪,只希望没有给《记忆》和大邓鹏教授带来更多的烦扰。我是...
4.何志雄谈向前的博论《记忆》编辑部,你们好:向前的博士论文我一直高度关注,在地方文革史的研究中,他的著作是第一流的。但是,这是我春节之前的看法。春节的时候,到一位朋友家串门,从他那里看到了谭合成写的《血的神话:湖南道县文革大屠杀》。看过之...
4.本刊年终小结今年是《记忆》创刊的第四年。年终即至,对今年的工作做一盘点。一、为了生存,编辑部调整了编辑方针,决定以“面向民间、面向青年、面向同仁”为今后的努力方向。鉴此,编辑部减少了原来的发送人数,并酌情增...
2.曾鸣纠错《记忆》编辑部:收到贵刊第98期,很感谢你们!在没有什么背景的情况下把《记忆》坚持办下来,实属难能可贵,在下以为《记忆》和《昨天》同是民办电子刊物的楷模。不过,98期《记忆》第26页提到刘格平支持晋中总司夺权的表态时,少了一个字...
3.张晓良谈98期《记忆》编辑部:收到《记忆》第98期。孙耘《我的文革心路历程》,文中提及兰州大学李贵子。网上搜寻,得读杜钧福《文革初期的李贵子事件》。21页第3行,“文革研究文革六十余篇”,当作“文革研究文章六十余篇”。·130·记记忆忆...
4.98期孙耘文章题目更正本刊第98期刊发的孙耘的文章,其题目应为:《直面良知:我的文革心路历程——读<良知的拷问>之后的一次谈话》。因编辑疏忽,将“直面良知”四字遗漏。特此更正,并向作者和读者致歉。《记忆》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