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Register)
  • 登录(Login)

  • 搜索
  • 热门
  • 最新
  • 著作
    学术论著 个人传记 回顾文集 其他 长篇 中篇 短篇 知青
  • 期刊
    记忆网刊 记忆季刊 昨天 往事 巴山夜雨 文革博物馆通讯(华夏文摘) 记忆月刊 华夏文摘
  • 论文
    文学
  • English
    Papers
  • 清华
    讲座

搜索结果(Search Result),关键词:

李逊 北京红卫兵冲击上海市委:上海造反派的最初榜样
095 REMEMBRANCE_No95

——上海造反派的最初榜样李李李李逊逊逊逊超负荷的接待毛泽东8月18日第一次接见红卫兵后,全国各地大中学生大批涌向北京,北京红卫兵则去向全国各地,形成全国性大串联。毛泽东支持大串联,认为有利于将文革推向全国,说:“让他们去嘛,留些人轮流看家就...

阅读
1、张晓良为94期纠错并谈读后感
095 REMEMBRANCE_No95

1、张晓良为94期纠错并谈读后感《记忆》编辑部:贵刊94期有几处误植。兹列如下:第6页11行,“上海警备区司令部司令员廖政国”,应为“上海警备区司令员廖政国”。警备区的首长是司令员、政委;警备区下设司、政、后机关(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

阅读
2、卫大伟谈李逊的上海文革研究
095 REMEMBRANCE_No95

2、卫大伟谈李逊的上海文革研究《记忆》编辑部,你们好:在我看到的文革研究论文中,李逊老师写得最扎实严谨。从她的简历上看,她不是体制内的研究者,而是一位民间的学者。这就更让人敬佩。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从八十年代开始,文革研究就分途发展,一路是...

阅读
李慎之 交代我在家信中暴露的问题(1969年2月10日)
094 REMEMBRANCE_No94

1969年2月10日我出身于一个上层小资产阶级的家庭。但是在我祖母和父亲的统治和教育下,家庭中充满了父慈子孝,兄爱弟悌的封建思想,我的三个姐姐中,两个是没有出嫁的,她们更是全心全力来维持我这个老家的团结和温暖。因此我自己的家庭观念是十分强烈...

阅读
1、阎长贵、宫婷婷谈唐伟的文章
087 REMEMBRANCE_No87

1、阎长贵、宫婷婷谈唐伟的文章《记忆》编辑部:《记忆》86期唐伟的文章《从清华文革谈清华校训》(以下简称唐文)确实写得很好。从宏观上说,他对文革过程、原因、责任等分析很深刻,论断很到位。关于清华一些具体恩怨、是非,我没法发表意见,但看...

阅读
蒯大富1966年6月27日“声明”
086 REMEMBRANCE_No86

声明:(一)不管怎么样,这次大会起码在客观上是一次政治迫害大会。我希望这是由于“工作组”调查不周所犯的错误,但愿不是预谋的政治迫害。建议大家好好学习《做无产阶级革命派,还是做资产阶级保皇派》一文,对照我校目前情...

阅读
周恩来领导香港“六七事件”——评余汝信新书《香港,一九六七》
087 REMEMBRANCE_No87

阅读
《香港,一九六七》第三章、结语
087 REMEMBRANCE_No87

阅读
向 前 政治身份体系下的社会冲突——文革初期群众行为的社会根源(四)
089 REMEMBRANCE_No89

——文革初期群众行为的社会根源——————文革初期群众行为的社会根源文革初期群众行为的社会根源文革初期群众行为的社会根源(四)向向向向前前...

阅读
1、胡庄子转来“雄师”负责人的来信 2、阎长贵致李英美信
090 REMEMBRANCE_No90

1、胡庄子转来“雄师”负责人的来信《记忆》编辑部:我的《从“雄师”的“反革命大字报”说起》在《记忆》总第39期发表后,“雄师”的主要负责人...

阅读
<194195196197198199200201202203>

© 2020 - RemembranceLibrary - 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