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Search Result),关键词:
读了余秋雨两篇自白之后·于光远·寄到我家的刊物,通常我都要先粗粗地翻一下。三个月前我在《深圳周刊》上看到一篇《接受本刊专访:坦露心迹 余秋雨将告别文坛》。标题很吸引人,我就看了下去。原来是青年学者余杰写了一...
派别、史实与文革异端思潮·宋永毅·大陆学者云林先生与拙作、拙文商榷的“文革异端的判别标准”读后,〔1〕引起我注意的并不是他激烈辩驳的“作为文革研究关键概念”的...
陈伯达垮台前后(二之一)·汪东兴·【编者按:上期通讯(zk0005b)中“透过历史的迷障——解读《陈伯达遗稿》”(胡平)一文引用陈伯达对1970年庐山会议上导致自己垮台的那个发言的自述:“小组把我说的,也有别人说的,作成了简报,对所指的人没...
附: 部分黄家人生平简况黄家男主人:黄国聪,广东中山人,曾留学美国,回国后在北京大学教英文,抗战期间任教于西南联大。后到河北唐山开滦煤矿做英文翻译。1950年携全家定居北京。1965年病逝。黄家女主人:陈玉润,曾就读于唐山的孔德女中,...
痞子与红卫兵:工厂造反派的两种类型·萧功秦·我也是粗读了李宪源的这篇文章(即常任:“从造反派与五七年右派的共通点审视文革——兼论谁该忏悔?忏悔什么?”一文,已连载于本《文革博物馆通讯》六十六至六十九期——编注)。当下社会上,文革造反派普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