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Search Result),关键词:
抢 粮——成都支农往事蔡 楚1961年3月初,我就读的成都工农师范学校,举校师生奉命去成都近郊支农。说实话,后来才知道,那次支农就是帮助当地山区农民把地里的小麦收起来,再把红苕、洋芋(土豆)或玉米种下去,以免山...
七十年大限——《古拉格群岛》读后陆 凌《古拉格群岛》是一本巨著,对于非专业的普通读者而言,通读实在是挑战。我是从英文节选本开始的,拿起来就放不下了,三卷本的中文译著,160余万字,前前后后读了一年多,阅读的过程...
1.陆伟国正误第182期刊载的我的那篇文章的标题,目录与正文不一致。正文是对的,目录是下一期的。■2.任富田与王复兴的通信王复兴先生:我很赞赏您的《“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产生原因初探》一文(《记忆》182期)...
解读刘丽英《往事回首》兼谈造反派定义杜钧福……革命与反革命,是事物发展的两极,其起承转合,往往有一个复杂、令人疲惫不堪(扼腕三叹)的过渡,正是这一过渡,成全了它们,而结果却不是想要的任何一个。——刘苏里《评〈西班牙内战〉》《新京报》2016...
“57右派”已成为极高的荣誉林培瑞/ PerryLink中国文化中语言和价值观的关系第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觉得毛泽东的反右运动在中国现代历史上起了“关键”作用?从这一次会议的论文和发言题目来看,好像许多人都有这种感觉。我也有。但究竟为什么?...
北大保卫组在文革中都做了什么——兼答舒声和郑实商榷谢甲林最近,北大校友寄给我两篇公开发表的文章:一是2016年8月郑实在《燕园风云录》(四)发表的《他们为什么要整学生——从工作组、校文革到宣传队的一脉相承》(以下简称“郑文”);二是2016...
事实与逻辑——就北大武斗答宫香政同学俞小平内容提要:本文主要内容为对宫香政同学的文章《我所经历的北大武斗——兼与俞小平、陈子明、林爻、艾群先生商榷》的论点和事实提出笔者的所掌握的事实和不同的结论,分为12条如下:1.北大大武斗究竟是从哪一天...
我的回忆:关于地院文革(十一)——我被隔离审查宋翔雁一、“五一六”嫌犯七零年十一月中,军宣队在全校揭发批判“五一六”的动员大会上,公开宣布对我进行隔离审查,办学习班。“学习班”,多么文绉绉的字眼、多么美好的名称,但它无论如何也无法掩饰军宣队...
2.北京四中老高三任富田谈王复兴文我是北京四中1966届高三二班学生,读了发表的王复兴的《北京四中的学潮和社教》(《记忆》第169期)一文,很有感慨。四中的学潮发生于1964年深秋,我正上高二。我班在团支部的组织下,对同学王XX展开批...